[1]胡崇珠,王雁勇,刘文礼,等.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38-441.
点击复制

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3卷
期数:
2009年4期
页码:
438-441
栏目:
经验交流
出版日期:
2009-08-0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胡崇珠;王雁勇;刘文礼;蔡会欣;杨颖;马宁;王恩庆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胡崇珠、刘文礼、杨颖、马宁、王恩庆),检验科(王雁勇、蔡会欣)
关键词:
乳腺炎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摘要:
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是常见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非哺乳期妇女相对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Walker等[1-2]报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细菌谱随之发生了变化,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临床细菌谱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的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2004年11月至2008年7月本科共诊治乳腺炎患者167例(哺乳期115例、非哺乳期52例),其中68例(哺乳期41例、非哺乳期27例)伴有乳房脓肿形成的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本文对此6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高雅军,马祥君,汪洁,等.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二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21.
[2]王琼.34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47.
[3]夏亚茹,陈红风,叶媚娜,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5):504.
[4]何湘萍,马祥君,陈颖,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非抗生素治疗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6):691.
[5]刘英,姚栋,马忠良,等.肉芽肿性乳腺炎18 例诊治体会[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1):61.
[6]于文龙,关洪亮,鹿彦,等.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2):138.
[7]王颀.应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54.
[8]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等.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68.
[9]于海静,王颀,杨剑敏,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综合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74.
[10]高海凤,马祥君,汪洁,等.乳腺导管探查术治疗乳汁淤积的效果[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9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