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剑敏,王颀,张安秦,等.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3):306-312.
点击复制

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鉴别与处理()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5卷
期数:
2011年3期
页码:
306-312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1-06-0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杨剑敏;王颀;张安秦;许娟;郜红艺;李文萍;于海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暨广州医学院附属省妇儿医院乳腺病中心(杨剑敏、王颀、张安秦、许娟、李文萍、于海静),病理科(郜红艺)
关键词:
导管周围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导管周围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了36例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周围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对该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导管周围乳腺炎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11例。两种疾病均以反复脓肿、乳房肿块及乳腺窦道或瘘管为表现。25例导管周围乳腺炎患者病变均位于乳晕2cm 环内,其中14例合并乳头内陷;治疗包括,手术治愈4例(肿块型局限者)占16%,药物加手术治愈10例(肿块并乳头内陷者8例及合并窦道及乳头内陷者2例),占40%;仅用药物治疗痊愈6例(脓肿型4例和肿块并窦道2例),占24%,随访2~27个月未见复发,另有5例(肿块型1例和肿块并乳头内陷者4例)仍接受三联抗菌药物治疗。11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9例病变位于乳晕2cm环外,未见合并乳头内陷;治疗包括,7例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后肿块缩小至1~2cm后手术切除病变,其中1例合并多发窦道者术后3个月复发,予三联抗菌药物治疗2个月后范围缩小,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未见异常,余6例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2例仍在行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待病变缩小手术;2例皮质激素治疗停药后复发,再用激素治疗2周病变缩小,手术切除病变,未见复发。两组患者无一例行全乳房切除。结论 导管周围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表现相近,需临床与病理检查结合确诊,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病变复杂广泛者可先行三联抗菌药物治疗,待病变缩小至1~2cm、病情稳定后,手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孔令伟,马祥君,高海凤.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鉴别和诊治[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1):103.
[2]刘鹏熙.几种容易复发的非哺乳期乳腺炎[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453.
[3]丁松涛,高海凤,马祥君,等. 副乳腺肉芽肿性乳腺炎一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6):406.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5,9(3):406.
[4]廖华,丁波泥,李小荣. 肉芽肿性乳腺炎25 例临床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1):57.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6,10(3):57.
[5]李家福,董自波,董兴隆,等.干扰素联合手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一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6):441.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4,8(3):441.
[6]王颀,于海静.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精准诊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7,11(3):129.
[7]王蕾,刘晓雁.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7,11(5):305.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7,11(3):305.
[8]屠道远,甄林林,李振,等.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8,12(1):55.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8,12(3):5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