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丰,宋苏云,张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4):434-445.
点击复制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5卷
期数:
2011年4期
页码:
434-445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1-08-0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王丰;宋苏云;张锐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关键词:
超声检查多普勒病理检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探讨利用乳腺及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肿瘤病理学检查分析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经过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行乳腺及腋窝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对肿瘤行病理检查。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ROC曲线。结果 175例病例中,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者107例,肿瘤直径、肿瘤血流分级、腋窝淋巴结个数、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血流分型、肿瘤组织学分级、Ki67抗原和cerbB2阳性表达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因素(P<0.050)。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淋巴结纵横比、肿瘤直径、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肿瘤组织学分级Ⅱ、Ⅲ级及Ki67抗原阳性表达。ROC曲线下面积是0.964。结论 淋巴结纵横比小、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3 mm、肿瘤直径≥2 cm、肿瘤组织学分级高和Ki67抗原阳性提示较高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郭燕丽.乳腺肿块得超声诊断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1(2):42.
 GUO Yan-li.Advancement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in breast lump[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07,1(4):42.
[2]林清萍,欧阳秋芳,赵红佳,等.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2):154.
[3]陈蔓青,刘静华.子宫肌瘤患者检查乳腺的临床意义[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19.
[4]王颀,连臻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思路[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357.
[5]万舰,王永南,王颀,等.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超声检查可扪及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381.
[6]王永南,王颀,张安秦,等.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术对超声检查良性乳腺实性肿块的诊治价值[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4):403.
[7]吴玲,王颀,连臻强,等.超声BI-RADS 3 级乳腺不可扪及病变的微创活组织检查[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147.
[8]李艳,尹立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16.
[9]吕志红,韩鄂辉,柯建梅,等.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一例的超声造影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4,8(1):71.
[10]刘倩,张宁鑫,董凤萍,等.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切除乳腺病灶后并发导丝移位一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2):144.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5,9(4):144.
[11]朱厚圩,路成文,徐立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4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