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飞,余之刚.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细菌学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202-205.
点击复制

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的细菌学研究进展()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7卷
期数:
2013年3期
页码:
202-205
栏目:
综述
出版日期:
2013-06-0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周飞;余之刚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关键词:
乳腺炎细菌病因
摘要:
乳腺炎性疾病约占同期乳房疾病的1/4,按照乳腺功能状态可以将其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多数由乳汁淤积和细菌逆行感染引起,造成感染的细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此外还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D组链球菌和厌氧菌等。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 MDE)、导管周围乳腺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等。它们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乳腺肿块而无明显感染征象,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且处理不当易形成窦道而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长期以来,对各种类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疾病与细菌学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且缺乏系统的研究,现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胡崇珠,王雁勇,刘文礼,等.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38.
[2]高雅军,马祥君,汪洁,等.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二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21.
[3]王琼.34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47.
[4]夏亚茹,陈红风,叶媚娜,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5):504.
[5]何湘萍,马祥君,陈颖,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非抗生素治疗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6):691.
[6]刘英,姚栋,马忠良,等.肉芽肿性乳腺炎18 例诊治体会[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1):61.
[7]于文龙,关洪亮,鹿彦,等.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2):138.
[8]王颀.应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54.
[9]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等.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68.
[10]于海静,王颀,杨剑敏,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综合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7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