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平,刘泽宇,陈军,等.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4):245-249.
点击复制

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讨()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7卷
期数:
2013年4期
页码:
245-249
栏目:
论著
出版日期:
2013-08-01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宁平;刘泽宇;陈军;雷蕾;张勇;梁琦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乳腺科
关键词:
乳腺炎哺乳期临床分型个体化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腺炎临床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效果和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165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传统治疗组736例及个体化治疗组914例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治愈率为92.8%(849/914),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1.86±1.97) d,回乳率为13.3%(122/914),脓肿形成率为7.2%(65/914),复发率为6.1%(56/914),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P<0.01)。在传统治疗组,外周型乳腺炎患者的脓肿形成率(13.8%,59/427)和回乳率(42.4%,181/427)均低于中央型乳腺炎(51.0%,26/51;84.3%,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个体化治疗组,外周型乳腺炎患者的脓肿形成率(5.9%,30/505)和回乳率(4.2%,21/505) 显著低于中央型乳腺炎(25.9%,15/58;70.7%,4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应根据不同的临床分型,给予相应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回乳、复发及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胡崇珠,王雁勇,刘文礼,等.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38.
[2]王珍祥,戴霞,任校峰,等.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期感染及其处理[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5(1):23.
[3]王琼.34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47.
[4]夏亚茹,陈红风,叶媚娜,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5):504.
[5]何湘萍,马祥君,赵银珠,等.行为方式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1):39.
[6]刘英,姚栋,马忠良,等.肉芽肿性乳腺炎18 例诊治体会[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1):61.
[7]于文龙,关洪亮,鹿彦,等.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2):138.
[8]王颀.应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54.
[9]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等.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68.
[10]于海静,王颀,杨剑敏,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综合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74.
[11]高雅军,马祥君,汪洁,等.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二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21.
[12]何湘萍,马祥君,陈颖,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非抗生素治疗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6):691.
[13]王尊,刘庆仪.哺乳期乳房脓肿的治疗新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4):279.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