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尹永硕,冠潇,王月美,等. 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2):92-96.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6,10(2):92-96.
点击复制

 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ISSN:1674-0807/CN:11-9146/R]

卷:
第10卷
期数:
2016年2期
页码:
92-96
栏目:
论著
出版日期:
2016-06-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尹永硕1冠潇2王月美3马晓1黄艳丽1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诊疗中心1 ,超声科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
关键词:
 乳腺炎 脓肿 超声检查介入性 负压伤口疗法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介入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5 年7 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诊疗中心收治的88 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n =44),试验组行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采用t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方面的差异,用X2 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级别、继续哺乳情况以及术后乳瘘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哺乳期乳腺脓肿病原菌的分布。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7±0.22)次比(15.43±0.55)次、(10.70±2.90) d比(22.70±6.55) d,t =-17.027、-11.102,P 均<0.05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术后乳瘘发生及能否继续哺乳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 = 17.634、15.529、14.864,P 均<0.050)。哺乳期乳腺脓肿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8/56, 85.72%)。结论 超声引导下多向式负压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好,能明显减轻患者创伤和痛苦,缩短愈合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胡崇珠,王雁勇,刘文礼,等.化脓性乳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9,3(4):438.
[2]高雅军,马祥君,汪洁,等.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二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2):221.
[3]王琼.34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4):447.
[4]夏亚茹,陈红风,叶媚娜,等.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5):504.
[5]何湘萍,马祥君,陈颖,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非抗生素治疗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2,6(6):691.
[6]刘英,姚栋,马忠良,等.肉芽肿性乳腺炎18 例诊治体会[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1):61.
[7]于文龙,关洪亮,鹿彦,等.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2):138.
[8]王颀.应重视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治和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54.
[9]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等.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68.
[10]于海静,王颀,杨剑敏,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综合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3,7(3):174.
[11]杨兴霞,武彪.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2):115.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5,9(2):115.
[12]王品,吴剑,罗静,等. 多孔硅胶管引流应用于乳腺导管扩张症脓肿型的临床研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5):316.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5,9(2):316.
[13]潘沁汶,魏宏屹,苑龙,等. 慢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其治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2):97.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6,10(2):97.
[14]屠道远,甄林林,李振,等.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8,12(1):55.
 [J].Chinese Journal of Breast Disease (Electronic Version),2018,12(2):55.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1-01